標題圖片 標題圖片 標題圖片
:::

黃政傑校長專訪


時間:100年12月5日

訪問暨撰稿:邢靜宜



黃政傑博士為本校改制為綜合大學後第一任校長,擔任本校校長六年間(90.12-96.07),致力於學校全方位發展,不僅為本校寫下歷史新頁,更為南大奠下卓越發展的基石,是學校領導的典範。.



 Q1.民國92年9月,陳總統水扁蒞臨「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揭牌儀式。

→台南高農改為本校附屬高級中學的過程。

1.起因是本校的中等教育學程通過,在小學、幼教、特教師資培育外,又可培育中等學校師資,主要為國中綜合活動及藝術與人文師資。

2.有人考量爭取南一中或南女為附中,評估之後發現不可能實現。

3.那時,台南高農決定全面辦理綜合高中,有意成為本校的附中。

4.困難點:南農老師怕成為南師附中後要實施校務基金,怕土地成為南大之用;有人爭取接任南農校長;南農申請改為南師附中的公文旅行了很久。

5.陳水扁總統來揭牌,對南師附中師生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對南師改大也有加持作用,教育部長黃榮村也到,總統要求部長積極辦理南師改大之事。


Q2.民國93年2月20日,舉行國立台南大學安石奠基典禮,陳水扁總統親自蒞臨。

→安石奠基典禮前遇到的困難,及後續之挑戰。

1.安石奠基典禮在七股校區舉行,代表南師師生對取得七股校區土地及改大的期待,但教育部認為南師改大尚未獲得通過,不宜安石奠基,南師安石奠基遭遇到壓力。

2.當時七股校區的環境影響評估已經通過,正在等待內政部營建署審查土地開發許可的通過;教育部對南師改大的實地訪視已經完成及審查會議已經召開,南師改大各項條件均符合,但過與不過教育部遲遲不作決定。

3.南師改大及遷校七股之事,適值總統大選,陳水扁總統重視,南縣蘇喚智縣長關心,南縣縣民十分期待,安石奠基典禮推進了改大目標之實現及七股校區開發許可的通過。

4.後來在安石奠基典禮舉行之前,教育部及時通過南師改大的初審,准許籌備,七股校區開發許可亦得到內政部營建署通過。其後的挑戰在如何通過改大的複審,順利改名為臺南大學,如何驅離七股校地上的魚塭佔墾戶,順利接收七股校地,以及如何通過南大遷校七股校區的計畫及建校經費,如何保護南大在樹林街的府城校區,避免被政府收走,又是另外的挑戰。 


Q3.民國93年自8月1日起改名為「國立臺南大學」之理念與背景。

   →改大後首任校長,回顧當時改革理念之想法。

1.改名為台南教育大學(單科大學)較簡單,為原來南師許多人的抱負,他們不敢有更大的期待。

2.改名台南大學才是一勞永逸的事,跳過單科大學,直接到達綜合大學,其培育人才及學術研究的面向大幅擴展,超越教育的範圍。

3.改為臺南大學,才算讓南師得到真正的轉型發展,因為在教育和人文學院外,增加了理工學院、環境生態學院,增聘了許多強的老師,後來又增設了藝術學院。

4.校內溝通還算順遂,校友的溝通較困難,不過最後校友也都能配合。

5.因無外部資源挹注,追求改大所需資源,都要在校內調整,也要校友協助。

6.員額、校地校舍及經費受限,還好校內員額終於統一標準,有多出的員額可聘新增系所的教師,校舍則爭取到榮譽教學中心及大同實驗與研究中心的成立,也爭取到教育部的經費補助,挹注於新設系所的硬體建設。

7.配合教育部總量發展審核的政策,新設系所、擴大系所規模及招生規模,作為改大的準備。

8.取得120公頃的七股校區,七十多億經費的遷校計畫獲行政院審查通過。

9.教育部不願師院轉型為大學的政策是南師改名臺南大學最為困難之處。


Q4.民國93年9月21日,榮譽教學中心啟用典禮(台南市榮譽街忠孝國中舊址)


→黃政傑校長任內成立榮譽教學中心的點點滴滴。

1.得到臺南市許添財市長及忠孝國中校長的大力支持。

2.忠孝國中舊校區有2.2公頃及106間教室可用來發展南大環工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及其它學院的研究所。

3.空間及校舍改造有內部及外部的經費挹注。

4.一開始沒有人要過去榮譽教學中心,後來決定新設系所測驗統計研究所、戲劇研究所過去,理工學院系所也過去。為了把榮譽教學中心改造為大學的等級,將廁所整修為五星級,建設商務艙式的會議廳,增設榮譽教學中心圖書室。

5.為有效運用榮譽教學中心的空間,所有的教室都以共用共管為原則。



Q5.民國95年8月,新設、更名、整併多個系所

(1)新增環境與生態學院學院、生態旅遊研究所、輔助科技研究所、重度障礙研究所、諮商與輔導學系、行政管理學系、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英美語文學系、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等。

(2)系所改名者有:材料科學系(原為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國語文學系(原為語文教育學系)、音樂學系(原為音樂教育學系)。

(3)資訊教育研究所與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整併,更名為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博士班。語文所、運健所、視覺所、應數所、諮輔所、科傳所及戲劇所均改名為系所合一之碩士班。

→大規模系所更名、整併之規劃緣由與理念。

1.看到少子化及師培萎縮的趨勢,預為因應。

2.首先在南師時間,先由沒有成立研究所的學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並增設環境生態所及戲劇所。戲劇所同時也配合培育國中小藝術與人文的表演藝術能力。環境生態所在培育環境生態的研究和專業人才,也代表本校保護環境生態的誠意,以利本校七股校區的取得。

3.成立輔助科技、重度障礙研究所,指在提供更高階的特教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和服務。

4.環境生態學院為全國唯一獨特的學院,在環境生態研究所外,尚設有生態旅遊所及環境與能源系、生物科技系。

5.諮輔系從教育系抽出一班成立,可促進教育系轉型。

6.配合教育部師資培育減半政策,減少師資培育名額,促進老系轉型發展。此外,增設研究所碩士班,增設非師培學系,或由師培學系轉型為含蓋師培的一般人才培育學系,擴大人才培育空間,有利於招生,也促進南師整體轉型為南大。

7.系所的新設和轉型,乃為改名為臺南大學預先準備,或為改名後的臺南大學進一步轉型發展。

8.後來推行系所合一政策,以整合本校的人力及空間資源,提升競爭力,例如科管所與新設的經營管理系合一,戲劇所與戲劇系合一。

9.系所轉型發展不容易做,把握時機最重要。


Q6.民國96年6月,大同研發及實驗中心啟用,成立「柏楊文物館」(創校以來第一個名譽博士柏楊(郭衣洞)先生,捐贈文物及手稿)。

→大同研發及實驗中心之起源與經歷,成立「柏楊文物館」的機緣與經過。

1.大同中心的成立,在解決本校理工、環生學院教師之學術研究空間問題,並進一步擴展和小學的合作,以大同國小為專業發展合作學校,互助互利。大同國小提供活動中心和接鄰大樓的教室空間,南大利用這些教室成立不具污染性旳實驗室,由各系所教師和研究生進行研究,有助於提高南大的學術水準。回應大同國小的是南大教師擔任大同國小教師研習的講座,或協助大同國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南大在大同國小成立的實驗室,歡迎大同國小師生參觀。

2.柏楊文物館是意外的收穫,原來國內沒有一所大學表示要收藏柏楊文物,柏楊友人找到南大人文學院張清榮院長,尋問南大典藏柏楊文物的意願。經與張院長討論後,我立即作成決定接受柏楊文物典藏南大,成立柏楊文物館典藏。為了表示本校對柏楊學術著作及人權實踐的肯定,先由本校頒給名譽博士學位,然後舉辦柏楊文物展,成立柏楊文物館,為全世界唯一的柏楊文物收藏館舍,有助於臺南大學的歷史、人權教育及博物館教育之推動。


Q7.黃政傑校長在任內為南大帶來許多重要革新,可看出黃校長對南大的用心,最後煩請黃校長給予我們期許、勉勵的話

1.守住以往的成就,發揚光大。

2.因應少子化及大學競爭壓力,持續進行必要的改革。

3.成為具競爭力的優質大學學府。